净月潭,位于长春东南部,距市中心18公里,面积96.38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5.3平方公里,森林覆盖率96%以上,因形似弯月状而得名。净月潭修建于1934年,是为长春供水的水源地,沦陷时期称 “水源地”或“贮水池”。净月潭名字由“满洲国总理大臣”郑孝胥二儿子,时任“满洲国国都建设局”局长郑禹所起。景区内森林为人工建造,含有30个树种完整森林生态体系,使之成为“喧嚣都市中的一块净土”,有“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”、“绿海明珠”、“都市氧吧”美誉。
景区免票,是市民休憩的好去处。净月女神雕塑伫立在喷泉广场中心,作者叶毓山。雕塑高8.2米,月亮直径6米,底座高2.28米,由一个全身赤裸的女子和月球构成。裸女侧卧,左手托腮凝思,右手伸向前方,头发高高飘起,月球表面的粗糙和裸女本身的光洁细腻形成鲜明的对比,在动与静的结合中体现了美丽、圣洁、向上、大爱的生命主题。
景区绿地卡通人物小雕塑。
荷花垂柳园,位于水库大坝外侧,占地面积30公顷,由五湖十桥组成。夏日,荷花亭亭玉立、垂柳婀娜多姿,石板小径曲径通幽。关东风情广场汉白玉浮雕,默默地述说着净月潭美丽而悠久的传说。去时正值6月初,没有荷花,但满目葱绿依然令人心旷神怡。
碧松净月塔楼,坐落于观潭山上,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齐康先生设计,造型取材于松柏,建筑融入了植物的概念,于长春建城200周年之际向游人开放。太平钟楼与碧松净月塔楼毗邻,是为了纪念吉林省1981年至1990年1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而修建,钟楼高17米,在顶层悬挂一口合金铸成的大钟,钟声浑厚悠扬。
塔楼上俯瞰,绿色扑面而来,不愧为“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”。
净月潭水库大坝,横卧在净月潭边,全长555米,高19米。大坝右侧是游船码头,泛舟戏水,看山峦变幻,景色盎然。
北普陀寺,东北名寺之一,始建于1996年,年代虽不久远,但远近闻名,每逢佛教盛会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。
境外旅游喜欢拍教堂,国内行走也不遗忘进寺庙,相较而言教堂在建筑、雕塑、绘画等造型艺术方面还是优于寺庙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