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6日至7月3日去黑龙江,行程:南京--哈尔滨--漠河--黑河--五大连池--齐齐哈尔--大庆--伊春--佳木斯--同江--抚远--佳木斯--牡丹江--佳木斯---同江--抚远--佳木斯--伊春--大庆--齐齐哈尔--哈尔滨--南京,共28天。这行程奇葩且无奈,缘于在抚远遗失一张CF卡,丢照片一千余张,为不留遗憾,只好将丢照片之地再走一遍,多用了6天时间。
第一站漠河,南京飞哈尔滨580元,哈尔滨飞漠河350元,机票三折以下,比坐火车卧铺省钱省时。漠河县,人口8.65万,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麓、中国东北地区最北端,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。西林吉镇,漠河县城,原名“栖林集”,“栖林”是清末对少数民族的称呼,1968年修筑铁路和林业开发逐步演变为“西林吉”。“1987年5月6日,大兴安岭火灾,整个县城变为废墟。现在所见是灾后重建的,辖有1个街道、13个居委会,2.5万人。蔚蓝的天空,姹紫嫣红的建筑,令首次来漠河的人耳目一新。
县政府、海关、图书馆、税务局等建筑,有明显的俄罗斯风格。
漠河“5.6火灾纪念馆”,馆内解说词: 1987年5月6日晚,一场空前的浩劫降临到大兴安岭,狂暴肆虐的火灾突发淫威,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短短的五个小时里推进百里……一片片森林被吞噬,一栋栋房屋被焚毁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大火中消逝……”,可惜适逢维修,没能入内参观。
北极星广场,位于漠河西山上,上去有153级台阶。高高矗立的“北极星雕塑”,名为腾飞。雕塑左面造型为展翅欲飞的天鹅,雕塑右面造型为引吭高歌的金鸡,意为漠河是金鸡之冠,天鹅之首;最顶端为北极星,意为漠河是祖国最北端的璀璨明星。
广场很大,有一些反映地方特色的雕塑。
司马光砸缸雕塑,不知与漠河有何关联。
“松苑”公园, 1971年辟建,面积5公顷,全国唯一城内原始森林公园,在1987年“五·六”大火中侥幸留下。
西侧入口有一大理石碑 “松苑记”,刻有当地“四不烧”传说。大火摧毁了整座县城,唯有松苑、清真寺、茅厕、坟地四地未过火保留了下来。民间传曰:松苑不烧,因吉祥之地,火魔不忍也;清真寺不烧,因真主威仪,火魔不敢也;茅厕不烧,因污秽之所,火魔不屑也;坟地不烧,因鬼魔同宗,火魔不犯也。其实“四不烧”真实原因为:清真寺不烧,是因为这一钢筋水泥建筑周围空旷,无任何燃烧物,且位置处在山窝凹陷处,火头越顶而过;茅厕不烧,是因为大火烘烤,粪便池氨气升腾而起,在茅厕周围形成了一个隔绝氧气的保护层,火烧不到;坟地不烧,是因为清明节刚过,坟头干净,加之土堆不宜燃烧本无可烧;松苑不烧,是因为公园北面是县委、县政府两座三层以上的大楼,两边是两所学校的教学楼和操场,可燃物较少阻拦了大火的漫延。
评论